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最为流行的童蒙读物,被誉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在这里小编把百家讲坛里的《三字经》、《百家姓》汇集一起以飨读者。

《百家姓》 更多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它只有568个字,包括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看似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折射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血脉。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由一千个不同字组成的四字骈文,从盘古开天地到自然现象,再到诗书礼仪等,内容天马行空,包罗万象。史载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作品中挑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每纸一字教授皇子,但杂乱难记,于是他命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千字文始成。全文除洁字出现两次外,全无重复,且对仗工整,文采斐然,令人称绝。因为取自王羲之作品,《千字文》自诞生起就与书法息息相关,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