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网 > 科教台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页
本周五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决赛将在央视一套播出,究竟哪个“神孩子”能拿下冠军,到时将揭晓。尽管之前考题已被观众质疑太难,据了解,决赛考题还要比之前任何场次都难。对此,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说,这档节目看上去形式简单,但怎样让考题既能难住中学生选手,同时又让观众觉得有意义,令节目组尤其是负责出题的6个“小伙伴”挖空了心思。
8000个词筛剩2800个
留下的难词还需具备文化蕴涵
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题库组负责人,今年20岁出头的前堂客(因节目组保密原因,报道中用的是化名)回顾起组建题库的过程时,还是心有余悸。《中国汉字听写大会》13场比赛,耗掉词语1300个左右,但在赛前节目组“为了节目能安全录制”,备了2800多个词语。“就这2800多个词语,已经把我们"找趴下了"。”前堂客感叹道。
原来,这些词语不是从字典、辞书里直接搬到计算机题库中的,而是6名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一个个挑选,一个个分级、注音和释义,然后敲进题库的。
和前堂客一起建立题库的有3个是节目组同事,负责数据分析、注音和释义等工作;还有两名“外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专门在各种辞书里挑词儿。两名研究生自从4月份接受任务以来,用前堂客的话来说,“就泡在图书馆各种辞书的海洋里了”。她们每周每人至少要给前堂客提交三四百个词语,直到节目录制,她们提交的词语大约有8000个,但最终被选中的只有2800多个。 将近三分之二被过滤掉了,让两位研究生很郁闷,说服她们的不是别的,而是数据。节目组隔三差五就带考题到北京汇文中学测试,此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选拔赛也会反馈一些数据上来。10%的人写得上来的词属于“十级”,20%的人写得上来的词属于“九级”。以此类推,要是所有人都能答上来,这样的词属于一级。凭借题库组几个人在Excel里所做的统计和分析,这档节目对汉字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分级制”。
前堂客说,留下来的词语不只是因为难,它们还要具有必要的文化蕴涵,“像"爨(cuàn)"这个字,如果它仅仅用在"爨底下"这个地名里,我们是不会选的,但它还能用在"分爨"里,出现在归有光《项脊轩志》这样的传世文章中,它就可以进入考题范围。”
“神孩子”攻陷“八级词”
赛程过半紧急补充500个词语
“我们的题库就是个"大肚子",一二三级的词语占10%,九十级的词语占10%,像六七八级的词语,选手可能答对也可能答错,需求量最大,能占百分之三四十。”前堂客透露说,即使之前备了2800多个词,当节目录完第八场比赛时,隶属于第八级的词语还是闹起了“题荒”。连着好几个晚上,题库组几个小年轻熬夜到三四点钟,好不容易又补充了500多个词。
“我们之前已经预计到这些中学生肯定不怕题太难,但还是没料到他们这么"神"。”前堂客说,“荦荦大端”、“尥蹶子”、“酆都”这样本属于第八级的词语在初赛阶段就被选手挑落马下,让节目组预感题库可能告急,没想到预感应验了。她坦言,在紧急补充题库的那几天,她近乎绝望,因为有时候一个小时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她曾向总导演关正文申请说,希望出题尺度放宽一些,找《康熙字典》那些难词来考,好在导演最终坚持了底线。
不过,关正文自己也透露,其实到那个时候,自己也有些“无奈甚至绝望”了。他说,目前观众能看到每期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比赛,其实都是经过剪辑的,每期节目至少剪掉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大概能考30个词语左右,几乎每个孩子都不错,上来答完题又回到座位上,就是不下去。”这让关正文哭笑不得,因为它意味着低难度的词汇基本废了,只能提高难度。在补充题库的时候,1978年考进北京师范学院(现在的首都师范大学)的关正文所秉持的标准就是,“我自己会写的词就不要考了”。
比赛准备再足也出“事故”
中学生写出古汉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题库在建立过程中,一些语言文字专家也对这些词语进行了评估,这中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筛除异体字,但即使这样,还是免不了比赛中出现预料不到的“事故”。
半决赛第一场中,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刘浥尘碰到了“衾(qn)寒枕冷”这个词,对于这位后来被称为“大师”的男孩来讲,这个词并不难,但他将“衾”写成了一个关正文直到现在都没有再见过的字。三名裁判都裁定,这种书写与正确答案不符,不过刘浥尘正要退场的当口儿,一名裁判突然提出异议,指出这个字存在于古汉语中,算不上错。
“你想想,像刘浥尘这样的强手,如果被淘汰了,其他队伍肯定士气大涨。当别的队伍开始欢庆的时候,裁判忽然说写对了,肯定会产生一些争执和矛盾。好在我们完全尊重裁判,他们讨论了半天之后,决定判对。”关正文透露,这段“事故”并没有播出来,而是决定让刘浥尘换词重考。“直到现在,还有队伍对这个判罚有意见呢。”这不奇怪,接下来的比赛中,刘浥尘将浙江队带进了总决赛。
此外,节目已经播出的内蒙古赤峰二中李响悦对于“瓜瓤”的书写,也引发了不少观众讨论。李响悦这个单独和十几名对手周旋了11轮的小姑娘,最后因为把“瓜瓤”写成了“瓜穰”,遗憾出局。但后来有观众发现,“穰”其实是“瓤”的异体字。“我们当时根本没反应过来,我相信李响悦也绝不是说知道这个"瓤"通那个"穰",就故意写成禾木旁,她误打误撞地就写出了一个异体字。”说起这个,关正文有点啼笑皆非。
追问
明年比赛怎么办?
节目越播越火,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中学已经开始准备明年的比赛,这些接踵而来的好事儿,却让关正文压力山大。首季比赛的题目已经出得如此艰难,他现在还真没想好明年的节目拿什么考题来考这些“神孩子”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据他透露,来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仍将坚持这种考题难度和深度。
“现在有观众质疑考题太偏,但我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我们的前人能用20个完全不同的词语表达"疼痛",能用40个不同的词语形容"笑",但现在我们掌握的词汇越来越少,意味着我们在表意上趋于退化。”关正文表示,上周五、周六连播两场的最佳个人晋级赛,从名家作品中请出了不少难词,在来年的节目中,这种形式或将更为常见。
此外,他透露说,收录两万多字的《新华大字典》最新修订版正在编纂过程中,如果这本大字典能够满足节目的需要,在很多参赛者和观众眼里非常神秘的题库,或许能够找到一个明确的出题依据。
央视栏目
|
百家讲坛
|
走近科学
|
探索发现
|
读书
|
自然传奇
|
地理中国
|
科技之光
|
绿色空间
|
讲述
|
我爱发明
|
人与自然
|
科技人生
|
中华民族
|
人物
|
夕阳红
|
欢聚夕阳红
|
走遍中国
|
状元360
|
大家
|
见证·发现之旅(停)
|
创新无限(停)
|
重访(停)
|
见证·亲历(停)
|
科技博览(停)
|
天下大观(停)
|
百科探秘(停)
|
科学世界(停)
|
见证·影像志(停)
|
卫视栏目
|
档案
|
杨澜访谈录
|
丝路发现
|
世界游
|
自然密码
|
这里是北京
|
天下收藏
|
影像世界
|
魅力发现
|
漫游日本
|
故事甘肃
|
今日往事
|
文明中华行
|
武当百谜
|
经典人文地理
|
新杏坛
|
行者
|
中国游
|
玩转地球
|
记忆之红色经典
|
故事中国
经济 | 社会 | 军事 | 文化 | 科技 | 自然 | 历史 | 人物
古迹遗址 | 经典纪录 | 名著名家 | 事件 | 悬案秘闻 | 国学 | 自然发现 | 战争 | 生命星球 | 武侠寻踪 | 名家大师 | 民生 | 动物 | 人文 | 未解之谜 | 宇宙奥秘 | 科学探索 | 海洋 | 专家 | 三国 | 刑侦案件 | 宗教 | 历史揭秘 | 生活 | 民俗民族 | 人体 | 建筑工程 | 气候 | 能源环保 | 运动 | 慈禧 | 皇帝 | 女性 | 女皇女王 | 明星艺人 | 收藏 | 灾难 | 名人 | 红楼梦 | 文化艺术 | UFO | 易中天 | 历史时刻 | 清朝 | 奇幻科技 | 奇趣 | 航空航天 | 中国皇帝 | 考古探秘 | 时尚 | 密档 | 人文地理 | 史说天下 | 国粹 | 行游 | 皇陵 | 二战 | 臣相 | 植物